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公立幼儿园开展托育服务……

2025-03-06 14:55:06

返回列表

今年全国两会,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依然是代表委员热议焦点。代表委员从逐步推行学前教育免费、幼儿园心理健康体检、公办幼儿园开展托育服务等方面提了许多提案建议,一起来看——

 

全国人大代表、雅安市教育考试院院长 庹庆明:建议三步走探索建立免费学前教育制度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雅安市教育考试院院长庹庆明对学前教育话题给予了高度关注。他认为,当前,我国已具备将学前教育纳入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的现实基础,亟需通过制度性安排实现普惠性供给。为此,他提出了探索建立免费学前教育制度的建议,并希望将其纳入国家十五五规划重点工程统筹实施。

 

庹庆明代表建议,免费学前教育制度的建设应分为三步走:

 

第一步:试点阶段(2025-2027年)

 

在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地区率先试点实行3年全免费学前教育,同时中部省份在优先保障残疾等特殊学龄前期儿童幼儿学前教育免费的基础上,试点实施一年或两年学前教育免费。这一阶段的重点是积累经验,评估效果,为后续推广打下坚实基础。

 

第二步:推广阶段(2028-2030年)

 

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免费学前教育制度,建立学前教育经费中央与地方分档分担机制,将免费学前教育纳入基本公共服务清单。这一阶段的目标是确保更多的家庭能够享受到免费学前教育的福利,减轻家庭经济负担。

 

第三步:完善阶段(2031-2035年)

 

实现3-6岁儿童免费学前教育全覆盖,确保每个孩子都能在公平、优质的教育环境中成长。这一阶段的重点是进一步完善制度,提高教育质量,实现学前教育的普及化和优质化。

 

全国人大代表、西南大学副校长 赵玉芳:将2—6岁学龄前孤独症儿童纳入幼儿园免费体检体系

 

应将孤独症儿童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0—6岁儿童健康管理项目的受益范围,这样既减轻家庭经济压力,也确保患儿及时获得专业医疗服务,提高康复质量,尽早融入社会。全国人大代表、西南大学副校长赵玉芳说。

 

赵玉芳表示,孤独症儿童基础健康问题较大,但通常难以被发现。同时,由于孤独症儿童的特殊性,许多2—6岁患儿未进入普通幼儿园就读,无法享受幼儿园儿童的免费健康体检,大量农村患儿无法接受定期体检。

 

因此,赵玉芳建议,将2—6岁学龄前孤独症儿童纳入幼儿园免费体检体系。一是将康复机构的孤独症儿童纳入幼儿园免费体检体系。加大对孤独症儿童基础健康检查的宣传力度。相关部门共享孤独症患儿信息,定期进行基础健康检查。二是妇幼保健院和儿童医院/门诊增设专门的孤独症儿童免费基础体检通道。为保证幼儿免费基础体检的全覆盖,确保未入园、未入康复训练机构的幼儿能够得到体检的机会,在妇幼保健院和儿童医院/门诊设立专门的孤独症儿童免费基础体检通道,并进行广泛宣传,确保孤独症儿童基础体检应检尽检。三是加强对农村儿童的孤独症筛查,并实现幼儿健康体检的全覆盖。

 

全国政协委员、山东省政协副主席 刘均刚:建议公立幼儿园开展托育服务

 

当前年轻人“不愿生、不想生、不敢生”的现象较为普遍,为减轻年轻夫妇负担,满足托育需求,全国政协委员、山东省政协副主席刘均刚建议协调统筹教育与卫健部门,鼓励公办幼儿园发展托育,既解决幼儿园招生不足的问题,又能保障托育服务“有场所、有资质、有老师”

 

全国政协委员、西安古都放心早餐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 王淑惠:遏制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


学前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起始阶段,关系亿万儿童健康成长。要遏制屡禁不止的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全国政协委员、西安古都放心早餐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淑惠说,在社会竞争压力和家长的高期望值双重作用下,部分机构迎合这种心理,制造抢跑焦虑,迫使家长陷入军备竞赛


对此,她建议,应明确幼儿教育作为基础教育重要组成部分以及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起始阶段的定位,在关注幼小衔接时,着重确立全面性、启蒙性和生活性兼具的幼儿教育目标,从根本上杜绝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为幼儿营造健康、科学的成长环境。


全国人大代表、58同城董事长兼CEO 姚劲波:建议加大0-3岁托儿服务投入,实现3-6岁学前教育全覆盖

 

生娃、养娃成本高。”“生了孩子谁来带?近年来,国家持续探索生育补贴制度,以真金白银破解这道民生难题。2024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从4个方面提出一揽子生育支持政策措施。

 

为破解想生不敢生痛点,姚劲波代表建议,通过发行超长期国债等筹集资金设立国家人口发展基金,对多孩家庭实施补贴;对养育家庭的社保、所得税、购房土地出让金等按孩子数量实行累进制减免,例如二孩减半,三孩及以上全免;将个人养老金账户基础额度与生育情况挂钩,企业可为在职生育员工缴纳的社保费用享受更高税前扣除。除了减轻生育成本,改善鼓励生育的医疗制度和社会氛围也有必要。姚劲波代表建议,加大对无痛分娩技术的支持力度,将其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并对医院孕产科室给予资金补助,争取实现孕产服务全部免费。

 

如何兼顾工作和带娃,是许多双职工家庭面临的困扰。据他观察,托育和教育压力是生育意愿低迷的主因之一。据此,姚劲波代表提出,加大0-3岁托儿服务投入,实现3-6岁学前教育全覆盖等相关建议。

 

文章来源:人民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