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丨儿童心理发展的“敏感期”,你知多少?

2020-10-09 00:00:00

返回列表

上一期,我们聊了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链接到上一期)这期针对“关键期”话题,我还想多叮嘱几句。

儿童心理发展的许多方面,并不存在严格意义的关键期,也就是说,许多心理能力和特征并不是错过了某一特定时机就不能发展的。因此,“关键期”的概念,不宜普遍运用。在一般情况下,有关儿童心理发展的时机问题,采用“敏感期”或“最佳期”的提法较为恰当。

温馨提示,很多家长和同学们总是会混淆“关键期”和“敏感期”。

听到“敏感期”,你们肯定不会陌生!有没有在脑子里浮现出“25个敏感期”“秩序敏感期”语言敏感期”“阅读敏感期”……

今天我不介绍这些具体的儿童敏感期。欲知详情,请阅读此书~

荐书卡 蒙台梭利儿童敏感期手册.jpg

为正确认识儿童敏感期,我们首先应该解读“敏感期”这个概念。

那么,什么是儿童心理发展的敏感期呢?

“儿童心理发展的敏感期或最佳期,是指儿童学习某种知识和形成某种能力或行为比较容易、儿童心理某个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

——陈帼眉《学前儿童心理学》

错过了敏感期或最佳期,不是不可以学习或形成某种知识和能力,但是比起敏感期和最佳期来说,就较为困难,发展比较缓慢(事倍功半)。比如,儿童学习简单口语,2-4岁是敏感期;年龄越大,效率越低,而且在掌握口语发音上,敏感性越来越差。就像成人长大后学外语,不但比儿童费力,而且往往带有母语的口语。

整体来说,学前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敏感期或最佳期。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在敏感期能够以惊人的方式自然而然地吸收和学习,“教育要根据孩子的兴趣,捕捉到孩子的敏感期”。遗憾的是,成人往往对儿童表现出的这种惊人能力,抱着习以为常的态度。

你们有没有注意到十个月大的宝贝喜欢一刻不停地吃着TA所能拿到的一切东西?让我们一起“解读儿童敏感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