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突破地方课程建设困局

2021-08-23 00:00:00

返回列表

随着三级课程管理权逐步衍化成为三种课程形态,地方课程权力的下放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地方的积极性,由地方作为研发主体的各类地方课程进入学校,加强了学生与社会现实和社区发展的联系,丰富了学校课程的内容,增强了课程的适切性,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的发展需要。



一个地方往往有历史文化、文物古迹、模范人物等资源,这些承载着家乡文化信息符号的课程资源,在学生生活和成长过程中有着重要的意义。于是,有关部门以及部分社会团体成为地方课程的开发主体,根据区域资源和育人需要研发出一批地方课程及配套教材,经专门审核机构批准后进入学校实施。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和深化,地方课程建设在取得一些实效的同时也相继暴露出问题:与国家课程、校本课程部分内容上有所交叉和重复,有些课程存在重开发、轻实施的问题,课时常被挤占而无法真正落实,配套教材的更新修订不够及时……



回溯新课改实施的20年,地方课程建设走过的发展路径如同抛物线:在较短时间内从无到有、快速崛起,取得了一些育人成效;随着地方课程初审、审定、退出等管理机制的建立健全,涌现出一批质量较高、特色明显的地方课程和配套教材,推出了一批社会综合效益较高的优质课程建设成果;然而,如今地方课程由“盛”而“衰”的现实轨迹似乎证明,许多地方课程没有完全达成预期目标。分析个中原因,大约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附属功利性。某些地方课程开发及教材编写异化为地方部门展示政绩的形式和成果之一,滥竽充数、草率速成的现象并非个例。地方课程的开发实施效果与地方教育部门的教育理念、站位视野密切相关,教育部门的态度决定着地方课程的兴衰存亡,一些社会机构片面针对市场效益目标而开发的地方教材也不够理想。



教材质量不佳。地方教材作为新生事物,专家学者可以借鉴的经验有限,加之编写人员自身的知识和学术水平难免参差不齐,地方教材在科学性、体系化、严谨度等方面整体上偏薄弱。有不少地方教材的文章、图片等从网上直接复制粘贴而来,文本规范有待提升,在学校实施时也经常受到教师的抵触与排斥。



中高考挤压。小学阶段升学考试的压力较小,地方课程落实得相对较好;初中、高中学校方方面面工作往往要为“升学率”让道,未列入考试范围的地方课程难免被边缘化。教师和学生专注考试科目,片面追求卷面分数,地方课程应有的育人功能无法起到作用。



实施缺乏保障。基层缺少地方课程教研员,各地对课程的目标、课时、难度、评价等方面的认识不统一,学校层面也经常挤压甚至忽略地方课程的课时。承担地方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往往以学科教学的方式去教授地方课程内容,而缺乏必要课程资源支持也导致教师的备课和教学负担很重。



如今,许多地方课程面临十分尴尬的处境和角色定位——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开发出来的课程和教材并没有体现价值,无法承担帮助学生全面成长的教育任务。这其中既有课程定位、管理体系、督导监控、资源配套等方面的原因,也有教研工作、教材质量、考核评价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地方课程建设的突破路径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国家基础教育政策的大政方针必须得到坚决贯彻和执行。地方课程作为国家三级课程之一的法定地位不容置疑也不容忽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严格检查督导,加大对学校课程计划、课程方案的检查力度,及时了解地方课程的开设情况,将地方课程实施质量的评价纳入学校课程建设评价体系,确保地方课程的实施在学校层面能够不折不扣落到实处。



第二,建立健全地方课程教材长效管理机制,规范教材的开发与管理。地方行政部门应该从政策把握、课程开发、课程管理、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着手,做好区域内地方课程的规划方案,确定“减量提质”的精品化发展路线,依据育人理念和需求以及区域现有的课程资源,逐步形成包括地方课程在内的具有区域特色的现代化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省级地方教材审核机构应该严格把好教材准入关口、完善退出机制,倒逼教材质量持续提升,确保能够给学生提供可靠、稳妥、科学的知识内容。



第三,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可以适当增设地方课程教研员,通过教研活动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课程意识;搭建地方课程建设工作交流研讨平台,组织建立地方课程资源库,收集相关的文化素材、理论文章、教学设计、文字图片、课件视频等相关资源,通过网络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从而减轻教师的备课负担。



(作者系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



《中国教师报》2021年08月18日第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