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开展课后托管服务应谨慎行事

2021-11-10 11:35:30

返回列表

近期,媒体报道宁波北仑区教育局从十一假期结束后,全面开展幼儿园课后延时托管服务,覆盖全区86个幼儿园园区。目前,已有2000余名幼儿报名参加的课后服务。幼儿园课后延时托管服务时间为每周一至周五6:45至18:00点,严格按照自愿原则报名参加。这种做法在全国并不多见,引来热议。

 中小学开展课后服务是落实“双减”政策的要求,是解决家长工作与接送孩子放学矛盾,减轻学生家庭作业负担而采取的重要举措。此举实施以来已见成效。学前教育阶段开展客课后托管服务,目前各地教育管理部门还没有明确规定,仅限于一些个别地区试水阶段。那么,学前教育阶段能不能开展课后托管服务?如何科学科学有效地开展实施?

 众所周知,学前教育属于非义务教育阶段。国家已经制定出台的“双减”政策文件,主要实施对象范围确定为义务教育阶段,并没有涉及到学前教育阶段。当然这并不是说,非义务教育阶段就不能或不需要实施“双减”了。虽然没有政策规定,但一些地区进行探索也未尝不可。一些家长有学前教育阶段孩子为孩子提供课后托管服务的呼声需求,当地教育管理部门积极回应,予以满足也是应该的。但同时,幼儿园孩子的身心特点及保教工作又与小学初中有较大的区别,如果参照小学初中课后托管服务的做法,也是有不少现实困难、矛盾甚至风险。如幼儿年龄较小,在园内活动时间过长会对其身心健康带来影响,教师的工作时间延长、工作量增加、负担及待遇等问题需要政策保障等等。

 要开展 幼儿园课后托管服务,必须尽快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教育管理部门研究制定相关政策,给予明确指导,作出具体规定。二是做到既要考虑满足部分家长的需求,又要遵循学前教育规律,坚守保护幼儿身心健康的原则,不可盲目草率行事。三是做到先行试点,探索实践,积累经验,待取得成功成功后,再逐步推广。四是要建立幼儿园延时托管服务内容、形式及教师工作量、待遇等相关配套管理机制,确保其科学性,时效性。

作者:杨永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