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材施教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的运用

2021-11-29 14:33:40

返回列表

幼儿园教育实践涉及的内容是具有一定广泛性的,因此更加需要教师将因材施教的原则融入到教育引导中,对不同性格以及行为习惯的幼儿采取针对性的教育指导方案,以此确保幼儿能够获得良好的教育实践空间。其中对于活泼的孩子,需要对其行为进行规范化管理;对于羞怯害羞的孩子,则需要做好耐心劝导工作;对于乖巧活泼的孩子,应该鼓励其多参加集体活动;对于顽皮活泼的孩子,应该采取关爱矫正措施。通过因材施教原则的融入促使学生能够得到全面发展。



1 活泼型幼儿,侧重行为规范管理



活泼型的孩子大多喜欢打闹,因此对其教育的过程中就需要侧重对其行为的规范化管理,期间教师需要给予幼儿更多引导教育,首先需要向其提出规范性要求,促使幼儿能够对自己有意向的事情进行表达,其次,则是对幼儿不规范的行为需要给予一些“小教训”,促使幼儿能够在惩罚中感知行为的不正确性,进而树立其行为规范意识。尤其对于独生子女而言,幼儿往往表现出自我中心意识较强的现象,因此教师需要教师矫正其行为偏差,培养其良好的道德品质。比如饭前洗手时存在部分幼儿不会按照老师的要求做,而是随意地洒水,期间教师就需要对其行为进行指导规范,再例如在搭积木游戏中,部分幼儿出现捣乱的现象,甚至破坏别人的作品,由此教师就需要对幼儿的不规范行为进行“惩罚”,通过强化对其他幼儿的夸奖实现对活泼性幼儿的教育引导。



2 腼腆型幼儿,做好耐心劝导工作



有些幼儿园的孩子表现得比较怯懦,其主要呈现的特征在于不愿意与他人交流和玩耍,由此就需要幼儿教师给予更多的耐心加以引导,促使其能够增强自信心,自觉参与到班级集体活动中,进而更好地改变其怯懦的心理状态。在日常的活动开展中,教师需要与腼腆型幼儿一起活动,并在活动中给予幼儿更多的教育引导工作,进而帮助幼儿建立一种身份认同,为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对害羞的幼儿,教师应给予积极的鼓励,尤其要培养他们的自信。比如玩游戏,有的孩子由于胆小而难以主动参与到游戏中,教师就需要及时给予帮助引导,与幼儿一起参与到游戏中,进而更好地促使幼儿融入到集体活动中,增强对游戏情境的感知。同时也在游戏中慢慢适应中树立自信心,克服胆怯的心理障碍,由此更好地为促进腼腆型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3 乖巧型幼儿鼓励参与集体活动



我们所说的乖巧儿童实际上就是指最听话的儿童,他们的一切行为都是按照老师的指示去做,从不单独行动。由于乖巧型幼儿在行为教育上更多体现的是顺从性,因此幼儿教师在教育管理的过程中需要更加注重侧面指导,使得幼儿能够自觉参与到沟通互动中,将自己的意愿以及情感表达出来,进而更好地促进幼儿的个性化发展。



乖巧型的幼儿并不是胆小,而是由于其思维习惯促使其行为上缺乏主动性,例如在排队的过程中,乖巧型幼儿在教师没有特殊要求的情况下,将一直规规矩矩地站着,因此为了更好地提升幼儿的灵活性以及应急处理能力,教师可以为其设计“突发事件”游戏活动,使得幼儿能够基于自身认知对游戏规则进行变通处理,进而更好地提升乖巧型幼儿的应变能力。



4 顽皮型幼儿,实施关爱矫正措施



每一班都会有比较淘气的孩子,或叫问题孩子。此处所说的“问题”,是相对的,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不好”,而只是“淘气”。对这些儿童幼师要有一定的教育倾斜。由于淘气的孩子个性较强,并且经常成为班级管理的重点。对这类幼儿教师进行爱的管理,即在爱的前提下进行教育管理,让幼儿犯错误,教育纠正措施要有针对性。老师应用心去感化,以鼓励表扬等方式激发幼儿管理的自觉性,尤其要与幼儿家长开展共同参与的教育联动,形成教育合力。



淘气的孩子一直是老师关注的焦点,纠正他们的行为是最普遍的教育内容。比如唱歌、做操等,这部分幼儿不但不唱不做,还会对其他幼儿动手动脚,或大喊大叫,故意扰乱课堂秩序。老师应及时纠正,制止他们的破坏行为,同时对他们进行个别的训练和教育,暂时剥夺他们参加集体活动的机会。通过这种“惩罚性”的干预实际上能够更好地对顽皮型幼儿产生一定的教育效果,但从整体上看,将情感教育融入到幼儿管理过程中才是最为有效的教育管理方式。



5 结语



总而言之,幼儿教育是一项长期并且系统化的工作,幼儿教师需要基于不同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将因材施教的原则落实到具体工作中,进而使得幼儿能够从针对性的教育引导中形成正确的思想理念。幼儿教师是因材施教原则落实的重要主体,因此期间就需要做好不同性格幼儿的划分工作,进而切实为健全幼儿的身心发展奠定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