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儿童的权利,是家庭教育的核心要素

2021-12-31 11:53:36

返回列表

我经常在想一个问题:教育好孩子靠什么?一个人社会地位高或者文化水平高、学历高,是不是一定就能教育好孩子?我的回答是不一定。



自然,文化水平高,各种管理经验多,对教育孩子是有利的,但是这和教育好孩子并没有必然的联系。教育好孩子,需要的是一种教育孩子的素质,这未必是学历能带来的。



我的女儿是大学三年级的学生,我知道分数意味着什么,网上录取,差一分就是天壤之别。那么,培养健康的人格最重要的选择就是从儿童时期培养习惯开始,因为儿童时期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



据2003年6月北京一项调查,现在的父母对孩子讲话频率最高的三句话,说最多的,你们大家都可以猜得出来:第一句叫“听话”,第二句叫“好好学习”,第三句叫“没出息”。因为孩子总是不能让你满意。



今天上午和下午我讲课的两所学校,都是名校,讲完了以后,父母一边排着队购书让我签名,一边提问题,提的都是这些问题:孩子不好好学对于孩子的成长,父母都很着急。双休日,给孩子报这个班,报那个班



我问孩子双休日怎么过,孩子说:哎哟,没有时间休息,双休日要上各种班呢!所以,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童年的价值。现在的妈妈由于独生子女的原因,容易产生焦虑。因为只有一个孩子,无论如何都要把他培养成才啊。



可是结果呢,你越看孩子越不像个成才的样子,所以焦虑。很多妈妈变成教育狂,北京的小学生写作文,说“我的妈妈像狮子,整天在家里吼叫”。爸爸还比较放松,这就是一种异化现象。



这个焦虑,传递给了孩子,小学生为升不了大学发愁的人很多,你说他想到哪儿去了?现代生活很紧张,很焦虑,焦虑就制造了一种心理障碍。



儿童时代是胡说八道的时代,在儿童的胡说八道当中有黄金、有智慧,需要我们去用一种宽容的态度,去呵护,去发现,去引导。你千万别对孩子说:“闭嘴,不许乱说!”他分不清什么是乱说。



我的女儿9岁的时候,到老外公家去,看到老外公满头白发,就问:“爸爸,外公多大岁数啦?”我说:“80岁了!”“80岁啦,这不快死了吗?”我说:“别说这个啊!



说了这个老外公会难过的,外公年纪大了我们得好好照顾他,要说他高兴的话。”孩子说了一些不当说的话时,为什么你不能打孩子?童言无忌啊!孩子他看电视,今天一个讣告70岁,明天一个讣告80岁。



80岁,不快死了吗?这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实话好说难听点儿。孩子的社会化程度低,他分不清在哪些场合里哪些话不能说,这要引导。但是现在的情况是不但不允许童言无忌,反而在制造儿童集体失语。



要让儿童用自己的语言说话,有自己支配的时间,这样才是尊重儿童的权利。由于商业化的冲击,儿童教育的科学性常常被人忽略,或被人故意扭曲。有一个值得注意的方法就是,父母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孩子的身上。



据我们的调查,全国有52%的城市儿童在学习各种乐器,发展各种特长,我们把他们统称为学琴儿童。按照父母们的理解,学琴学专长对孩子的审美啊、智力智商啊、好习惯培养啊都很有好处,多学有益,苦练有益。



但是实际上的结果呢,并不像我们想像中那么好。有的孩子从学琴开始,一家人就进入了苦难的深渊。一开始为孩子找老师、配琴,但孩子不爱学,即使打得孩子嗷嗷叫,搅得一家人天翻地覆他也学不好。



我的天啊,有的孩子被逼得把自己的手指头都剁了!有的孩子把琴也砸了。这是什么原因?儿童学琴,有两大问题。



第一,学琴不是孩子的愿望,是大人的愿望,大人喜欢;第二,99%的孩子不适合专业化学琴,但是家长们要的就是专业化的老师,老师就是专业化地训练孩子,那就麻烦了,绝大多数的孩子受不了专业的训练。



有的人如果没有音乐天赋,再辛苦再努力,也成不了天才音乐家,他只能混口饭吃而已。所以很多孩子在学琴当中,得到的不是美感不是成功,而是折磨,而是失败,我们真是忽略了这一点。我自己也有教训。



我是穷人家的孩子,我1986年出了第一本书,就用全部的稿费加上一些积蓄,给女儿买了一架钢琴。我们自己音乐不行,想让孩子开始美好的生活。



孩子开始也很感兴趣,但老师要求得很严,她妈妈要求得也很严,孩子慢慢开始紧张,见了钢琴就有点哆嗦,每次练琴孩子眼泪就出来。不多久孩子学琴就变得很难很难了。



我说别学了,再学下去孩子就完了,所以我们家的钢琴就成了寂寞的钢琴了。我想我们中国有太多太多寂寞的钢琴、小提琴、手风琴太多太多了。但是有什么比让孩子有个快乐的童年重要呢?



当然,必须讲到这一点,即使是一个有音乐天赋的孩子,也不可能轻而易举就能掌握音乐的技能。那么孩子在学琴当中,首先我们要看孩子到底有没有这方面的天赋,然后,再把孩子的发展坡度降低,要低起点小步子。



对多数孩子来说学琴应当是一种娱乐,而不是一个专业,大概只有极少数的孩子有可能走向专业。所以说,儿童教育需要一种科学的方法。高考之前,女儿有一天跟我说:“老爸,明天我不想去上学了。”



我说“你干嘛呢?”“我想在家睡觉,太累了,想睡觉。”我说:“睡觉可以,高考的时候充足睡眠非常重要,你明天在家好好睡觉吧。”



她说:“可以吗?”我说:“当然可以了,你进入复习阶段了,你觉得这种方式对你最好,你可以睡觉,好好睡,睡到几点算几点。”哎哟,我的女儿感谢我。同学们都在上课,她在家睡觉,睡到中午起来看书。



女儿感叹道:“哎哟老爸,人还可以这样学习啊,真舒服啊,精力真充沛!”所以说教育孩子可以有各种科学的、灵活的、实事求是的教育方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好多学校门口每天上学放学时候停着接送孩子的汽车,有的孩子,出门就是“打的”,多一步都不走。可是在北京,有个叫吕江的孩子,从12岁读初一开始,就天天走路上学,连续走了6年。



上学的路不短,一次就要50分钟,吕江每天都是背着十几斤重的书包走来回,风雨无阻。6年的时间,孩子从少年走到了青年,身体越走越健壮,毅力越走越坚强,性格越走越质朴,品德越走越高尚。



我还给大家个建议,比如在双休日,至少能让孩子玩一天,最好父母带着孩子出去走走。我从来不敢说我教育孩子很成功,但是在这一点上我很骄傲。



在我的女儿18岁以前,我和我爱人利用寒暑假带着女儿走了全国13个省,游览了祖国许多的名山大川、名胜古迹。我觉得带孩子出去走走,开阔眼界,非常有好处。



在我女儿四年级的时候,我爱人出国了,我也要出国了,出去时间还比较长,大概一个月。我就跟我女儿商量:你怎么办?你上奶奶家还是姥姥家?还有一个选择,就是我找一个女大学生,你跟着她到东北去生活一个月。



女儿对后面的选择感兴趣,我也希望她去,我说你到农村去生活一个月一定很有收获。结果我女儿就跟着女大学生走了。



这一个月真是让我女儿大有收获,这就是古人的易子而教啊。再加上后来的民宿体验,她敢于在考大学的时候选择要到外地上大学。